Goheal关注:联合利华20亿收购Wild,可持续个护赛道再升温

时间:2025-02-14 来源:

2月11日,全球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被曝拟以2.3亿英镑(约合人民币20.78亿元)收购英国环保个护品牌Wild。这一交易若最终落地,将成为联合利华近年来在个人护理领域最重磅的并购动作。American Goheal M&A Group(美国更好并购集团,简称:Goheal)从专业视角分析认为,此次收购不仅折射出可持续消费的全球趋势,也为传统快消巨头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战略样本。  

 

事件背景:联合利华为何押注Wild?

 

Wild成立于2019年,是英国首个以“无塑料、可替换装”为核心卖点的个护品牌,产品线涵盖天然除臭剂、润唇膏、沐浴露等。尽管成立仅5年,但其销售额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实现300%的增长,2023年销售额突破4亿元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指出,Wild的高速增长背后,是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强烈需求——其100%无塑料包装和可堆肥设计,精准击中了全球减塑浪潮的痛点。  

 

对于联合利华而言,收购Wild不仅是为了扩充产品线,更是对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补强。早在2024年,联合利华就提出“到2028年减少40%原生塑料使用量”的目标,而Wild的创新包装技术恰好能加速这一进程。  

 

Wild的价值:环保标签下的商业逻辑

 

Wild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。通过替换装和可重复填充包装,品牌将单次使用成本降低30%,同时将用户复购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分析指出,这种“订阅式环保消费”模式,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,还通过高频复购构建了稳定的现金流。  

 

此外,Wild的资本路径也值得关注。创立至今,品牌已从Jamjar Ventures、Redbus Ventures等机构融资超1000万英镑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认为,资本对Wild的青睐不仅源于其财务表现,更在于其验证了“环保即溢价”的商业逻辑——Wild产品单价较传统个护品牌高出15%-20%,但消费者仍愿意为可持续标签买单。  

 

并购逻辑:快消巨头的“绿色焦虑”

 

联合利华此次收购Wild,是传统快消巨头应对行业变局的缩影。根据欧睿国际数据,2023年全球可持续个护市场规模已达1200亿美元,年增长率超18%,远高于传统个护品类的3%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指出,联合利华需要Wild这样的创新品牌来激活老化业务——其旗下多芬、清扬等经典品牌近年增速已放缓至个位数。  

 

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在于供应链重塑。Wild与包装设计公司Morrama合作开发的100%无塑料容器,可直接整合至联合利华的全球生产体系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测算,若该技术推广至联合利华10%的产品线,每年可减少塑料使用量超2万吨,节省成本约1.5亿美元。  

 

风险与挑战:环保能否持续变现?

 

尽管交易逻辑清晰,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。首先,Wild的产品线单一(目前仅6个SKU),过度依赖除臭剂品类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其次,环保包装的成本压力可能随规模扩大凸显——Wild当前客单价中,包装成本占比达25%,而传统品牌仅为8%。  

 

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针对此次收购提出三大拷问:

 

1.用户留存难题:消费者对环保概念的新鲜感消退后,Wild的高复购率能否持续?  

2.技术壁垒:Wild的无塑料包装技术是否具备独家性?竞争对手会否快速复制?  

3.整合成本:联合利华如何平衡Wild的小众调性与自身大众化渠道的冲突?  

 

行业启示:可持续并购的“三重门”

 

Wild的案例为可持续消费赛道提供了三重启示:一是环保标签必须与用户体验深度绑定(如Wild的替换装设计);二是技术创新需具备可扩展性(如包装方案的跨品类应用);三是资本退出路径需清晰(如被巨头并购)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认为,未来将有更多中小品牌通过“技术验证—高速增长—巨头收购”的路径实现价值兑现。  

 

结语

 

联合利华20亿收购Wild的交易,既是可持续消费浪潮的里程碑事件,也为传统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(Goheal)将持续关注交易进展,并为读者提供更多深度解析。您如何看待联合利华的收购策略?环保个护赛道是否已进入爆发前夜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